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中管院学术委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管院学术委
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学术研究 科研管理 智库成员 教育培训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之科学家论坛
发布时间:2023/11/14

11月8日下午14:00-16:00,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之科学家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会议区一层B105会议室举办。著名未来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未来研究会首席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秦麟征主持了科学家论坛。

秦麟征.jpg

主持人:秦麟征


庞国芳.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做了题为《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30年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

他在报告中说,30年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立足岗位—服务食品安全—对接美国国际AOAC,跨跃了①气相色谱—②液相色谱—③碳同位素质谱-④低分辨质谱—⑤高分辨质谱五个研究发展阶段。

21世纪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如何实现信息化?面临三大挑战:基础理论研究要创新;第二,检测技术研究要创新;第三,检测模式要创新。

第一基础理论创新:任何技术的创新,首先都要有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第二检测技术创新:把物质标准转化成数字标准,创建四种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农药电子身份证数据库。第三检测模式创新:两种技术联用同时检测超1000种农药,并实现了检测技术信息化,这是一项农药残留检测供给侧改革的重大突破。

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脉搏跳动要与国家和人民需要一脉相承,要时刻准备着满足人民需要,解决国家急需是最大的创新。创新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天职。

一个科技工作者要切忌浅尝辄止,急功近利,创新要有系统思维能力,要遵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片面到全面的实践论和认识论,循序渐进,积沙成塔。

“一个人的脑子不够,要扩大;一个人的手臂不够,要加长”。要组建团队,既要有国内团队,也要有国际团队。事业的成功,必定是团队精诚团结,合力攻关的结果。

一个科研工作者要不断培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是战场,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借仪器搞科研也能出大成果。2008年第三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课题,基本上走的是借鸡生蛋的科研之路。2003年借3200LC-MS/MS使用一年,第二年降价100万,没钱买,借174万买下,到2008年还上。就是至今,我们仍然是借用安捷伦仪器进行科研工作。

一个科技带头人项目主持人要努力做到三项率先垂范,三项淋漓尽致。三项率先垂范:提出创新思路要率先垂范;拿出创新措施要率先垂范;解决技术难题要率先垂范。三项淋漓尽致:自己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自己团队的人员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自己管理的设备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尹伟伦.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生物学、森林培育学家尹伟伦做了题为《森林碳汇功能及对双碳战略的贡献》的专题报告。

他在报告中说,当前是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都在探索双碳战略,因为这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大的举措,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生态文明时代本身就是在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之后又新兴起来的一个文明时代,是对古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反思而成。一万年的农业文明和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已经使地球就走向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步,人类难以生存、难以持续,地球千疮百孔。必须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解决工业和农业文明中的不足的问题,使人类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在一起,构建人类的未来、地球的未来。

60年我们中国要实现碳中和,GDP要排出的碳都必须回收回来,这样等于零排放。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地球才能够持续生态和谐下去,我们才能够生存与发展。将来的发展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要以森林碳汇能力为重要的GDP的增长手段,这是国际上京都议定书要认定的。碳中和要靠森林,那么森林在陆地上,是陆地碳汇的主体。

碳达峰后经济的发展要靠碳汇,要靠节能减排,提供的排碳空间作为新的GDP增长,因此,我们对双碳战略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概念和它的责任和能够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是咋样一个生态系统,我们有所了解。因此,我们现在就加大森林的碳汇,整个地球上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它整个是碳的一个循环。

森林在碳汇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森林碳汇,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最大的碳库。因此森林碳汇,在这里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林业碳汇,包括林业碳,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开荒,保护恢复森林。这个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碳的吸收能力,实现碳贸易的价值化,林业在也在推进这件事情,这就是对森林质量的使长周期。

森林碳汇是一个双赢的机制,它给我们一个木材生产,又给我们一个生态产品提供越进入一个贸易的市场。将来的碳汇林业,要成为林业新的经营模式,当然不仅是碳汇的涵养水源,净化大气,都可以在生态价值化中推进,人类将来在这方面一定在生态文明时代要推进这个事情。因此,我们的整个林业发展在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多元化的经营方法。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过程,而绿水青山蕴含着无穷的价值,将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的加强,而持续的释放出它的生态价值。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森林在经营过程中,与在座的各位企业家的行业应该紧密的合作。

在下一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的吸收,改变能源结构,加大森林经营管理,使森林的碳汇能力不断提升,提高森林植物的固碳能力,为实现碳中和和碳达标做出新的贡献。


巴德年.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免疫学家巴德年做了题为《我的“一流大学”观》的专题报告。

他在报告中说,一流大学概念。一流大学的标准(有,出,育);一流大学的作用:人才库、资源库(知识库和技术库)、思想库。一流大学的使命:办一流学科,出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

中国怪圈:大学热衷办研究院;科学院积极办大学;中专—大专—本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中国大学的精力专注度:科研(课题与论文),教书,育人。

国本位医学单元的使命与担当:1.国家医学优秀人才、杰出人才的摇篮;2.解决国家医学问题,提高国家医学水平(中国医学发展)牵引车和助推器,国家队与火车头;3.公众服务的样板,及其解决国家疑难重症医学问题的最可靠的民族担当;4.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方案、规划等的咨询处和思想库;5.完成国家任务的得心应手的主力军和机动队;6.国际交往与走向世界的先头部队。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流建设及其南方协和的雏形:医学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方面军;全面发展医学学科是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础;让最好学生学医,让最好医学生成为最好医师——巴德年医学班;临床博士后成为医学博士后及其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连续学科评审(A+)与附属医院的国家鉴定(A++);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文化建设。


候立安600.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专家侯立安做了题为《新膜制备健康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破解之道》的专题报告。

他在报告中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我国居民已经由原来的“有水喝”到现在“喝好水”。随着供水基础设施的高强度投入,供水水量的窘境已经化解,我国供水行业的主要矛盾开始从水量矛盾转移到水质矛盾,量质并举,质量优先。

饮用水源头新污染物威胁加大:近年来,除传统污染问题外,饮用水源头所面临内分泌干扰素、微塑料、抗生素等新污染物挑战日益加剧。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新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中的重要“源”,导致饮用水源新污染物污染威胁加大。据不完全统计,西南某河流中内分泌干扰素浓度达到1550纳克每升到6850纳克每升。

目前,我国针对新膜材料分离机理和制备工艺还尚未完全形成实质性突破,新膜材料基础结构设计能力薄弱,高性能低成本新膜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仍有待加强。

健康饮水应该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安全无害,二是矿物质平衡,三是饮水量足够,其中矿物质平衡应为其核心内涵。

健康饮水不仅关注水的安全性,还关注饮用水的口感、健康性和营养价值,饮用水中存在许多人体易于吸收且所需的矿物离子,包括钙、镁、硒、铜、锌等;

如何最大限度地去除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离子是传统膜制备健康水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

在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治理,织密织牢保水网络,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是健康饮水的重要保障。。

新膜分离技术符合我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推行国家政策具有助力作用。

发挥新型膜技术在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中的功能应从法规标准,科研投入,材料开发,技术创新,工艺研发等方面入手,促进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

Copyright ©2024 中管院学术委 中管智谷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中管共创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8034868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