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欢迎访问中管院学术委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管院学术委
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学术研究 科研管理 智库成员 教育培训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学术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 文 集
朱卫坪:新时代——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云平台建设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18/6/2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作为政府部门的机关事业单位更应该率先垂范,做节约型机关的引领者与践行者!

“做好节约型机关的引领者与践行者”乃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目前全国公共机构数量为175万家,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和组成部份。如果这175万家做好了,将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领跑者,如果稍有懈怠那将拖了全国节能减排的后腿。从这个意义说,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云平台的建设,是对“机关法制化、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体系”的科学有效地补充,因此具有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机构节能的时代语境

政治语境: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两大主要目标,一是管理目标。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成熟的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组织管理体系、制度标准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统计监测体系、监督考核体系、宣传培训体系。二是量化目标。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总量与强度双控,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25亿吨标准煤以内,用水总量控制在140亿立方米以内。以2015年能源资源消费为基数,2020年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人均用水量下降15%。

建筑节能语境:公共机构建筑节能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1)管理节能。通过管理制度等管理措施,直接或间接收到节能效果。

2)技术节能。对建筑用能设备进行单点节能技术改造获得节能效果,提高设备能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结构节能。采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在朝向、外保温等方面进行节能设计和改造达到节约能源资源消耗的目的。

二、全国节能管理现状

全国公共机构数量众多,既是能源资源的消费者,也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中国公共机构创建了205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1380家节水型单位。虽然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机构设立、管理粗放、人才匮乏、经费紧缺、信息孤岛等问题。

1、机构设立

全国各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公共机构节能处成立时间不长,现有在编人员一岗多职,勉强应对现有节能工作。

2、管理粗放

传统节能业务管理方式主要以EXCEL和WORD为主,机关后勤以保障机关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为工作要点,精细化管理尚未普及。

3、人才匮乏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涉及全国、全省、全市节能的统筹布置和考核,对人才配置上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管理人员。

4、经费紧缺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资金预算资金大部份节能专项资金倾斜到工业领域,各省情况也大致相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点多面广大、资金匮乏、任务繁重已是不争的事实。

5、信息孤岛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包括能源资源消费状态统计、工作信息报送、创建节约型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示范、创建能源计量示范单位、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示范、节水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垃圾分类处理、合同能源管理和开展绿色行动等。因为没有节能管理信息化没有统一服务平台,各省的业务信息沉淀在基层,信息孤岛造成了纵向不上传、横向不联系,无法建立有效的数据互联互通、大数据分析和行业模型库建立,制约了公共机构节能信息的发展速度。

三、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建设内容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覆盖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节能工作信息报送系统、统计信息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需求报送、节能监管系统、示范单位创建等。

1、做好顶层设计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云平台 “政用云”和“商业云”,技术保障体系采取“一网多平台”体系架构,商业模式采取“全国一张网、服务到乡镇”的数据租赁模式,实现了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的数字化、基础通信传输的网络化、现场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决策管理的智慧化。

1)政用云。立足于用大数据指导公共机构工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分析系统着眼于建筑能源资源消费经济指标数据的关联性分析,逐步实现对能耗运行态势的精准呈现和深入研判,最终实现主要指标的预测、预警,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商用云。立足于运用建筑能耗大数据服务单位,推动传统设备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为公共机构提供“端、网、云”智能连接应用系统,以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能源基数,提供供需交易、产能供需交易、行业大数据分析应用等云服务。

图片1.png 

图1   安徽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云平台顶层设计图

2、一网多平台体系架构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云平台系统与门户系统有机融合,由公共机构多种业务系统组成,也称为“一网多平台”。

图片2.png 

图2   安徽省公共机构节能网登录系统界面

三、解决方案

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全国公共机构主管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安泰公共机构节能云在已实施的国家中央机关80个部委办公区节能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全业务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实现了“全国一张网、服务到乡镇”的管理目标。

1“全国一张网、服务到乡镇”模式

1)平台技术创新。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打破传统“物理层级式”的能源管理模式,建设覆盖全国的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云平台”,实现了公共机构节能全域业务信息化体系建设。

2)建设模式创新。采用“企业建设和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设模式创新,建设内容在政府的指导下完成,政府对“政用云”的设置和服务内容具有主导权。

3)管理模式创新。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全国一张网、服务到乡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模式,公共机构“政用云”在逻辑上划分了省市级、站级平台的分层,在物理上全国只有一个数据中心平台,便于数据的管理和融合,从而实现全国范围内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在线计算、数据挖掘以及信息在线发布。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3   全国公共机节约能源资源网登录界面

2“全国一张网、服务到乡镇”满足了哪些管理需求

目前,该服务模式已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安徽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了节能工作日常管理和考核信息化建设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需要。满足公共机构全业务信息化体系建设、推广需求。

2)考核需要。满足公共机构节能任务分解、考核需要;满足各级政府纳入年度考核需要。

3)创建需要。满足公共机构创建节约型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创能源计量示范单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示范需要、节水型示范单位和绿色行动需要。

4)跨部门数据融合需要。满足政府跨部门、跨系统能源资源数据信息交互,实现了和能源相关的数据融合平台。

5)碳排放量数据收集的需要。满足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后的节能量和碳排放量收集、交易、公示的需要,为公共机构在国家节能减排和国际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承诺提供数据支撑。

五、不同建设模式的经济分析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平台商业模式包括工程模式和数据租赁模式。以全国175万家公共机构基数为计算依据,将建筑能耗监管平台项目传统建设模式与数据租赁服务模式的预算进行经济分析,详见表1

1 传统建设模式与创新建设模式投资对比表

单位:万元

项目内容

传统建设模式

数据租赁服务模式

投资形式

自主建设。缺点:先投资、后应用、有失败风险。

服务模式。优点:先应用、效益驱动投资、无失败风险。

建设周期

工期长:需求分析+定制开发+数据规范+集成联调。

工期短:数据规范+数据校核

建设内容

新增:数字化仪表、软硬件及保障设施、技术方实施费用。

新增:数字化仪表、端口网络设备

人员编制

配置专业人员。

无需专业人员。

运营费用

设信息中心:几~几十人(8-10/年·人)、服务商系统维护费(合同金额:10~20%)。几十~几百万元。

无需专人。云端软硬件租赁费(平均值):0.5万元/单位/每年。

设备折旧

折旧期5年:几~几十万元。

无折旧。

持续保障

技术方转行、终止服务。

行业发展方向、服务商战略投资、快速另选服务商。

系统升级

需费用、响应慢:信息中心按企业领导要求,与服务商谈判合同,审批流程。

无费用、响应快:服务商为增加用户粘性,按需主动升级,持续扩展功能。

预算费用

按一级总耗计量数据采集,工程所需资金约为770亿元。

按一级总耗计量数据接入,工程所需直接资金87.5亿元。

通过上表得出,数据租赁模式服务模式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节约政府财政资金投入682.5亿元人民币。同时,有效地解决了人员编制、办公场地、固定资产折旧更新和维保经费问题。有效地确保了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建好、用好、管好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新模式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全国公共机构在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体系工作中,主要问题不在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而在于如何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国家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

1.变多层管理、重复建设,为“全国一张网”的整体化能源管理。各省、市、县(区)不再需要“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系统,在统一平台上数据共享,破除“部门壁垒”,彻底避免了资源浪费。

2.变政府主导、政府投资的“官方模式”,为购买服务、租赁使用的“市场模式”。企业按市场规则投资建设,政府按需购买服务。与传统同类项目相比,可节约80%投资资金。

3、变政府管理下的“被动节能”,为受益后的“主动节能”。公共建筑并非“公有建筑”,其节能实现需要管理部门的积极推动,只有让管理部门从中直接受益,才能激发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内生动力。

4、变忽视的碳排放集中交易,创造节能持续收益。在全国一张网的平台部署下,收集各省公共机构节能量数据转换成碳量进行交易,为公共机构节能提供持续的动力。同时,也是为中国政府完成《巴黎协定》郑重承诺,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Copyright ©2024 中管院学术委 中管智谷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中管共创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8034868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