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中管院学术委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管院学术委
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学术研究 科研管理 智库成员 教育培训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学术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论坛
有中国特色中国管理科学体系的创新——在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03

卢继传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微信图片_20190103095723.jpg

尊敬的齐续春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在美丽海滨城市威海市举办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以推动创建有中国特色中国管理科学体系为宗旨,是一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盛会。

一、强国不能没有管理科学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没有管理科学。在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需要管理科学。这为创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提供了极大的机遇。

管理活动是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早在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马克思就已经明确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一般职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7页)。这种由共同活动中产生的管理的一般职能,就是指挥、协调、组织、计划与控制等。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一步认为,管理是建设新社会的极其重要的条件。他说:”任何大机器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泉源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的共同工作“(《列宁选集》第3卷,第520页)。显然,管理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条件。

本届大会主题是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探索与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这一重要使命。在陈云同志批示精神的指导下,在名誉院长于若木、院长田夫的领导下,率先组织出版了《中国管理科学导论》一书,旨在撰著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探索与创新,产生了积极作用,成为几所党校的选修参考书;率先提出管理是生产力,为管理科学成为一门科学立碑;组织出版《管理研究与实践》优秀论文集,推动管理科学研究在今年6月,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典上,还启动了“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工程,这些工作无论在管理理论上,还是管理实践上对传播和推动发展管理科学都起到了引导作用。

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是由指导思想、理论、原则、特点、管理职能、管理活动、管理方式、管理活动结构和现代管理思想组成。这是一项繁重的工程。本院学术委员会拟考虑负责课题设计,建立总课题和分课题,开放研究,广泛组织社会力量,尤其组织产学研合作,共同完成这一使命。我们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和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同志参与和支持。

二、几点原则性问题的导向

现在,我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基本原则发表几点意见

1. 坚持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管理科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管理实践,

又对管理实践起指导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管理理论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管理理论产生于1871年,巴黎公社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列宁把它归纳成三条,主要思想是,国家管理人员都来参与执行监察的管理职能。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遵守巴黎公社的办法,并彻底执行,就能废除官僚主义的根源。列宁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管理理论,在中国得到继承和发展。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了工农代表的苏维埃政权和工农兵政府。这里的政府行政管理已经是以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为指导。这时,行政机关主要特征是精干化和密切联系群众。

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这是当时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这些管理原则和指导思想今天还有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加管理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

1953年起,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管理体制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这时,我国的计划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体制。随着经济活动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这种计划管理体制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的管理陷入混乱状态。这个时期,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政企不分的现象等,发展到严重的地步,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陷入贫困、落后状态。

邓小平首先面对的落后的管理体制,他力挽狂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重视总结我国管理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管理体制的思想,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等重要文献,都对我国的现行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及产生的根源作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学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它是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结合的典范。

学习、运用管理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用来管理我们经济社会事业和工作。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制度、文化、道德、风俗、地理环境。所以,我们的管理应具有自己的特点,从中国国情出发。因此,在建立和发展我们自己管理理论时,绝不能轻视管理实践的经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倾向;轻视管理理论而重视管理实践是经验主义;反过来,只注重管理理论,不重视管理实践,一切照搬照抄,那是教条主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的制度、国情。比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分配上,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又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个劳动者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力,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各级管理,对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的工作,有知情权与参与权,有权进行监督和提出批评、建议等。

因此,我们运用外国的管理经济社会的经验时,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引进适应中国基本特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同时,要把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同总结推广自己的管理经验结合起来,二者不能偏废。

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进行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中取得的。在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也就是我国管理科学体系改革的伟大胜利。

坚持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然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实质上,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体系,就是推动管理本土化。管理科学是一门人类的科学知识,但它具有鲜明的国情基础,必须一个国家的国情为基础,实施与国情相符合的管理科学的体系和管理方式。因此,管理本土化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研究的重要目标。

2. 把握好管理科学的首要问题:人是历史的主人,同时

也是管理活动的主人

历史唯物主义最深刻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这就是说,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认为管理活动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和管理环境要素构成的。

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特殊的历史活动,其中的参加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理所当然地推动管理发展的动力,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力量。

在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它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因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要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需要生产这些生活资料,这就是说,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一种社会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构成生产力。人是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人具有不同于动物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人是“首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的要素。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计划、决策、监督与执行等管理职能只能由人来进行。

任何管理活动都面临着两类管理体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人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这主要是人与技术的与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配置等)关系。人是两类管理体系中的主体。

毛泽东同志精辟地指出,主观的东西——思想,主观见之客观的东西——行动,“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就是人类的特点。

在历史活动中,人,特别是杰出管理者、决策者、英雄人物、管理专家,企业家等,可以凭借历史活动的舞台,根据客观条件的许可,“导演出很多的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创造人间奇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我们认为,人,不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在全部管理活动中,人始终是站在起主导作用的地位上,是管理活动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管理活动中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极为重要的。

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管理科学的首要问题,因而对人的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人的思想与观点的研究,不能不是管理思想与理论研究的首要前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管理科学必须阐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人的科学思想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人的下列三个问题:一是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人的本质以及表现人的本质属性的人性,三是人的需要。

根据各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人的管理必须重视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的成果,研究社会环境和人群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这就是从心理方面因素、文化方面调动人的情绪、状态,激励人的积极性。

我们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先进文化来探索西方行为科学,借鉴其有益的理论、思想,故以现代人性化管理为命题,开展人的管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创新。

受人尊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是人性至深的本质。

尊敬人是现代人性化管理的出发点。《易经》写道,人生在世,无非是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受尊敬的人。

在中国文化中,“敬”是指人的内在性格、性体、本性的精神安顿之所。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道德规范都与“敬“有关。《人物志》写道:“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把“爱敬”看成人道之极。显然,受人尊敬是人性至深的本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1859-1952)说,“渴求别人重视是人类的天性”。所以,管理者要尊重人性规律,树立“爱敬”的理念,善于尊敬人、肯定别人,以达到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之效果。由此我们认为,仁爱是对人的现代管理思想的灵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的管理以强化教育、思想引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理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党性教育、“三严三实”教育,激发党员干部的奋斗奉献精神、追求理想信念的高标准,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优良作风,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导自我,成就自我,引导自为,无为而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认为,思想引领既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创新,也是重要的贡献。

3. 管理思想是管理科学的灵魂,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人类活动是一大系统,管理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子系统。按照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它相应地划分为物质生产管理、社会事务和精神管理等。

从管理科学来讲,研究经济管理活动规律的是经济管理学;研究社会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是行政管理学;研究文化管理活动规律的是文化管理学等。

从管理活动的结构反映到观念形态上,便成为管理科学的体系结构,即由现代管理思想、管理哲学、经济管理学、社会管理学、文化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管理学科构成。

管理思想作为一门科学,应具有共通的、普遍的原理与要求,因而管理思想具有指导性、控制性、前瞻性。英国管理学家奥利弗·谢尔登在他的《管理哲学》一书中写道:“我们应该创立一种管理哲学,一套原则,一套科学地确定出来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原则,由于它们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基础,所以应用它们来指导日常的职业实践“。这就是说,管理科学各学科都在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有规律地运行。它们之间是纲与目的关系。

我们认为,管理思想是管理科学的灵魂,管理思想现代化是整个管理科学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管理二重性表明,除了管理自然属性之外,管理还有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形态的管理思想又具有自身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因而有其理论、理念的社会差异。

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习近平为代表的我们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都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开创者、奠基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始终依据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始终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当今世界各国尤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所积累的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加上他们本人所特有的气质和智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管理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现代管理思想具有实践品格、前瞻性和强大的引领力,无疑显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有的魅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体系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代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邓小平开创性地运用管理自然属性这个管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他十分注意管理自然属性在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如此说,“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的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是具有二重性。”即一方面它具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相联系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1页

在邓小平看来,既然在管理的自然属性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那么,资本主义一切有社会大生产、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以及新技术、先进设备、外国资金均可以为我所用。邓小平支持设立特区,以特区为窗口,从特区引进技术,获得知识,科学管理。

八十年代一开春,邓小平及时正确地分析我们《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外国资金、外国技术等,而且还要利用外国的智力,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最愚蠢的。在同意大利记者谈话时,邓小平更明确地阐述了这一重要管理思想:“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为社会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

然而,毕竟还有一些人存在着担心。为了消除这些担心,邓小平肯定地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习近平同志言:“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今天的中国,已不是那个现代化之路上的“缺席者”、“迟到者”“追赶者”,而是以巨大的发展成就、丰富的发展实践、宝贵的发展经验,成为现代化的示范者之一。英国学者马丁·雅克不无感慨地说,中国发展道路与西方道路有着根本差异,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新“现代化模式”的崛起。

下一个40年,中国不会停下来改革的脚步,中国也不会关上开放的大门,世界的朋友也会因中国的变革与发展越来越好,中国的发展属于世界,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属于全世界。

今天,我们回顾邓小平开创性运用管理自然属性这个现代管理思想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和改革开放的经验,将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40年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深入的现代管理思想的依据,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并深刻理解近年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贸易单边主义、搞乱了世界秩序的情况下,习近平同志呼吁世界各国坚持贸易多边主义、维护经济全球化,倡导开放合作,伙伴关系,并扩大中国的开放的战略思想。实际上,中国这些思想得到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和赞扬。世界各国元首纷纷表示,“我们与中国伙伴合作,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党的现代管理思想之所以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就在于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客观需要的理论以及与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成功。

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现代管理思想创新与探索的理论指南。诸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天人合一、以人民为中心、培育人心等等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思想,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跨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它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属于全世界,成为响亮的中国气派,必将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以上几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汇集广大管理学者的智慧和创新思想,共同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做出贡献!

最后,我们衷心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18年1222日于

山东威海

Copyright ©2024 中管院学术委 中管智谷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中管共创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8034868号-9